李彧不知道,实际上他去椒阳宫后,连月便已知晓。宫人将李彧去椒阳殿看他弟说与了连月,连月自幼失母,从小便被兄姐宠着,倒很能理解,便也装作不知。她只不过是看李彧在她面前说了那番话,是不是又在大婚之夜去寻人厮混了。
大婚三日后,李彧便带着连月回了一趟连府。李彧从迎亲到回娘家,都像一般普通人那样,虽然不需要这么做,但只是显得对连家更为看重的意思,连氏兄妹自然也乐得见他识趣。
连太后安排了荀楠与李彧授课,经李彧请求,又派了卫尉程建教其骑射,同时还有云中侯赵翼、矩阳侯世子连芪、南阳侯世子尹放与李彧作陪读。矩阳侯乃连松之弟连蒙,时任河南尹。而连松虽说有些横暴,倒也是个痴情人,强娶了柳氏后,柳氏不愿再生,连松便也不强迫他,故至今连松膝下也无子女。
这三人都比李彧大个三四岁,将近及冠,无论骑射还是经学,都早已有所成。连太后安排三人在宫中行走,陪在李彧左右,一来是照例行事,新帝身边总要培养几个自己的左膀右臂,既然如此,还不如她先选些自己放心的。而连太后其母便为尹家女。
前世也是荀楠与李彧授的课,这人也是真当的起当世大儒的名号。荀家师承圣贤,历经十数代,而代有人才出,与其绝好的学问和家教不可谓无关。荀家家学学问好,更强调勤奋自律,天资佐以勤奋砥砺的品性,自是没有不成才的道理。像荀家这样真正的书香世家,几乎从来不与皇族世家联姻,或者是为了免遭政权更替无谓地牵连,或者是更看重其他。
因此,即使荀家向来人才辈出,但也只在八侯中靠末,但无论哪代,却都是帝王倚重之人,更有民间戏称荀家乃天子良心。
荀楠虽反对李彧继位,但李彧既然已经成为了新帝,在荀楠眼中,李彧便是君主,再无二心。李彧是了解他这个夫子的脾性的,又加上前世的缘故,便对荀楠也是十分尊敬。
不过,另他未想到的是,竟然赵翼也曾师从荀楠,倒可算作他师兄了。而尹放如今也不再到辟雍学堂,不过倒时常到椒阳殿给小圆子带些小玩意,给小圆子指导功课,陪他一会,比他这个哥哥还上心。前世尹放曾三任尚书令,李彧对他还是很信任的,见他与小圆子相处得多了,只像哥哥对弟弟一般,倒也放心了许多。而且他如今也没什么时间陪着小圆子,能多一个人陪着他,李彧觉得这样小圆子不会那么孤单些。
不过实际上李元在学堂里与那些小不点混熟了,倒也还好,也有了几个自己合得来的伴,虽然也有许多他不喜欢的。不过,他记得不能给他哥惹麻烦。
连芪在三人中则长得最为普通,不过也不是很像连家人,大概像了他母亲,一副斯斯文文的普通书生模样。前世连芪倒似没有给他做陪读,倒也从未见过这人。这人是连松的亲侄子,李彧便也姑且听之任之,且行且看了。
作者有话要说: 最近在看灿烂千阳,觉得有些压抑,心塞。。。每次看那些写的好的经典就像情绪袭击一样,但是很真实,就像被沉淀了一般。。。强烈推荐白先勇的孽子啊(同志),写得真好看,一群在社会边缘的群体,那样压抑黑暗的生活却一直保持着光的希望,每一个人都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救赎。。。结局也很好。。。有时候还是要读经典额,那种能带来心灵冲击的对自己口味的经典。。。
☆、10|张景
李彧如今每日清晨列朝习政,辰时末起跟着荀夫子研习经学,并探究为政治国之道。幸得李彧有前世的积累,荀楠对他才得刮目相看,认为他果然天资不凡,即使在蠡吾弹丸之地,没受过名师指点,对治国之道却颇有见解,只是还颇为年轻,有些观点也比较稚涩,还须加以雕琢点化。
而李彧却是心有戚戚焉,上辈子初入京时,他可是被这老夫子看不起好久,全凭忍字一决,勤奋研学,过个一年半载才让这老头另眼相待。
午时歇息过后,未时便随着卫尉程建习武与骑射,申时宫人便会将百官上奏的折子与太后、宰辅的批示呈给李彧学习。
如今,百官上奏的折子一般都要一式两份,一份送与太后与宰辅批阅,一份送与新帝,而批阅内容也会由尚书台文吏誊抄。李彧晚间便研习奏折,多数时间赵翼、尹放、连芪三人要陪着一起参谋,有时费解的第二日还要带与荀夫子处请教。
这样一来,李彧的日子就安排得很是充实,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忙碌的。这日,李彧见到一份折子,乃是庭尉吴讼所奏。其称有一游医名张景者,与人行医,切病人肚腹取恶瘤,但不过三月,病人还是死亡。病人家属便不依了,到衙门状告张景害命。当世用刀子在人身体上割几刀行医可是从未听闻,管属县令难以抉择,便作疑狱层层上奏到了庭尉吴讼处。
却说吴讼这人,出身律学世家,祖上代有掌刑狱者。李彧想吴讼其父倒是个有意思的人,与自己儿子取名吴讼,可是希望无诉无讼!经世习律例者,却还不明白人之欲也无穷,这世间纷争便也无穷,便讼也无止休,从鸡毛蒜皮到谋财害命,更大者更是干戈不止、战火不息。
不过吴讼这人,倒也是个谨慎的,奏折
喜欢重生之末代帝王养包子请大家收藏:(m.bhssujiao.com),看耽美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