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曰
极目洪荒动浩歌。英雄淘尽泪痕多。
狂澜一柱应难挽。圣泽千秋永不磨。
望里帆樯时荡漾。空中楼阁自嵯峨。
临流无限澄清志。驱却邪螭净海波。
且说尧有九年之水。泛滥中国。人畜并居。尧使大禹治之。
禹疏九河。归于四渎。那四渎乃是江渎淮渎河渎汉渎。那淮渎之中。有一水怪。名曰支祁连。生得龙首猿身。浑身有四万八千毛窍。皆放出水来。为民生大害。禹命六丁神将收之。镇于龟山潭底。千万年不许出世。至唐德宗时。五位失政。六气成灾。这怪物因乘戾气。复放出水来。淹没民居。
观音大士悯念生民。化形下凡收之。大小四十九战。皆被他走脱。菩萨乃化为饭店老妪。那怪屡败。腹饥。也化作穷人。
向菩萨乞食。菩萨运起神通。将铁索化为切面与他吃。那怪食之将尽。那铁索遂锁住了肝肠。菩萨现了原身。牵住索头。
仍锁在龟山潭底。铁索绕山百道。又于泗洲立宝塔镇之。
今大圣寺宝塔是也。又与怪约道。待龟山石上生莲花。许汝出世。
历今八百余年。正值明朝嘉靖年间。七月三十日乃地藏王圣诞。寺中起建大斋。施食放灯。莲灯遍满山头。此怪误认石上生莲花。遂鼓舞汹涌。逞其顽性。放出水来。江淮南北。洪水滔天。城郭倾颓。民居淹没。江北抚按官员。水灾文书。雪片似的奏入京师。正值世宗皇帝早朝。但见:
祥云笼凤阙。瑞气霭龙楼。数声角吹落残星。三通鼓报传玉漏。和风习习。参差御柳拂旌旗。玉露韍韍。烂熳宫花迎剑佩。玉簪珠履集丹墀。紫绶金章扶御座。麒麟不动。香烟欲傍哀龙浮。孔雀分开。扇影中间丹凤出。
八方玉帛进明皇。万国衣冠朝圣主。
是日天子坐奉天殿。众官礼毕。殿头官喝道。有事出班早奏。无事卷帘退朝。只见左班中闪出两员大臣。当阶俯伏。
左首是玉带金鱼。乃工部尚书。奏道。臣连日接得凤阳等处水灾文书。道淮河水溢。牵连淮济。势甚汹涌。陵寝淹没。
城郭倾颓。淮南一带。尽为鱼鳖。臣不敢不奏。请旨定夺。
右首红袍象简。乃是通政司。手捧着几封文书。奏道。臣连日收得凤阳等处奏疏数封。敬呈御览。两边引奏官接了奏章。
一面进上。御前拆封。读本官跪下宣读。皆是水灾告急。
天子听了。即传旨道。凤阳陵寝重地。淮扬漕道通衢。尔等会推干员。速往经理。众臣叩头领旨。天子驾起。诸巨退班。即于松篷下会集阁部九卿台谏部寺各官会议。推得材干大员朱衡。
这朱衡乃江西吉安府万安县人。由进士出身。现在任河南左布政。
曾任中河。因治河有功。故众人会推他。遂奏闻。旨下。
升他为工部侍郎兼佥都御史。总理河务。颁了敕书。差官星夜赉送到河南开封府来。朱公接了旨与敕书。即刻起身走马到凤阳上任。府州县迎接过了上院。次日谒陵行香回院。徐颖扬三道进见。朱公道本院菲材初任。不知治理。诸公久任大才。必有硕见赐教。扬州道拱手道。大人鸿材硕德。朝野瞻仰。
晚生辈何敢仰赞一词。朱公道均为王事。但请教诸位谋略。
共成大功。何必太谦。凤阳府推官上前打一躬道。明日请大人登盱眙山一观水势再议。次日各官齐集院前。具鼓吹仪丛伺候。辰时放炮开门。朱公八人大轿。众官或轿或骑相随。一行仪从。早来到盱眙山上下轿。朱公同众官纵目一观。但见汪洋浸日。浩漫连天。数千里浪脚拍长空。一望里潮头奔万马。
连山倒峡。喷雪轰雷。悠然树顶戏鱼龙。
惨矣城头游蟹鳖。民居荡谦。萧萧四野尽无烟。蜃气重迷。
隐隐八方浑没地。子胥威势未能消。大禹神功难下手。
朱工部同众官观看良久。吓得目瞪口呆说道。本院只道是淮水泛溢。与黄河堤坏相同。似此汹涌。何策能治。众官你我相视。嘿然无言。又见东北上涛浪卷起。互相冲击。有数十丈高。朱公道这是何处。泗洲知州上前禀道。这是淮黄合流之所。
两边浑水。中间一线分开。原不相杂。如今淮水势大。冲动黄河浊水。故冲起浪来相击。朱公道似此如之奈何。众官道大人且请回衙门再议。朱公同各官下山。时日已过午。见山脚下金光焰焰。瑞气层层。朱公问道那放光的是甚么。巡捕官禀道。
是大圣寺宝塔上金顶映日之光。朱公道大圣寺是何神。巡捕道是观音化身。当年曾收伏水母的。朱公道既然有此神灵。何不到寺一谒。随行仪从竟到大圣寺。
本寺僧人闻知。便撞钟擂鼓。前来迎接。众官俱下轿马。
同入寺内。果然好座古寺。有诗为证:
古寺碑题多历年。澄湖如练向窗前。
寒云自覆金光殿。蔓草犹侵**泉。
竹隐梵声松径小。门迎岚色石桥连。
龟山— 派横如案。永镇淮流荫大千。
朱公走到二门内。见两行松翠荫荫。无数花香馥馥。正中— 座宝塔。碍日凌霄。十分雄壮。但见:
七层突兀在虚空。四十门开面面通。
却怪鸟飞平地上。自惊人语半天中。
声传梵铎风初起。光射清流波自红。
水怪潜藏民物泰。万年佛力镇淮东。
朱公上殿焚香。同各官下拜。礼毕。寺僧献茶。廊下来看碑记。上载着唐时
喜欢明珠缘请大家收藏:(m.bhssujiao.com),看耽美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