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作者的话:各位亲爱的读者,江江本书第一卷已经完成了,该卷只是本书的第一卷,江江想说的是本人从来没有求过什么,但是,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是很好,说实话,这本书写的语言技巧和类型上都有点跟不上形势,江江自己也知道,但是为什么还要写呢?因为这本书其实早在两三年之前就动笔了,故事的灵感来源于江江之前的一个朋友的经历,我听完之后很受感触,所以当时答应朋友要以他的经历写这部小说,完全就是描述一个刚毕业的八零后的努力轨迹,后面的故事更精彩。
有一点可以放心的是,本书不会断,因为本书目前有30万的存稿,广大读者可以放心收藏阅读,江江也知道在一些语言描写上不是很好,江江还想请各位多多支持,以后拿出更好地作品!
所以,各种求,求收藏,求推荐!
江江在此谢过大家了!)
由于昨天晚上喝酒太多,第二天孟金时醒来的时候,感觉脑袋有些晕晕的,此时,张剑凌已经起床开始收拾东西了。看到孟金时也醒了,他连忙催促道,“小孟,快点起床收拾东西,一会儿何跃就过来接咱们。”
孟金时一听,连忙起床,把自己的被褥衣服等等都收拾好,装好,折腾了一个多小时,终于收拾完毕。
临走之前,孟金时又来到工地看了一遍,看着周围几个已经安装好的风机,他感慨万千。没想到自己的命运会发生这样一次改变,这次改变对自己来说不知道是好还是坏。
在这个前途未卜的社会中,只有抱着一颗平静的心态才能取得别人意想不到的成功。
此时,有几个人分包队的民工看见孟金时过来,都笑着跟他打招呼。这些民工跟孟金时都很熟,由于孟金时平日里都把这些民工当成自己的兄弟,所以他们之间根本没有那种明显的隔阂。
孟金时接过其中一个民工递过来的烟,点上,静静地看着他们在这天寒地冻的土里忙活着。
孟金时清楚,作为一个农民工是多么地不容易。
自己曾经在高二暑假的时候跟随自己的叔叔当过一个月的建筑小工,那时候是每天二十块钱,干的活跟他们没什么两样,和泥、搬砖、推手推车等等,这一系列的磨难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。
高三那年,作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,孟金时考上了上海的一所学校,填报了他最喜欢的英语专业。父亲对于自己这个小儿子一步踏进上海城的举动十分骄傲,当时还特意请了客,孟金时的七大姑八大姨都来了。
孟金时清楚地记着那天下着大雨,自己家里挤得满满当当,亲戚朋友们都来喝酒,这还是第一次。
因为孟金时家庭条件一直不好,是自己的亲戚朋友家最困难的一个,为了孟金时上学,所有的亲戚朋友家都借遍了,大家为了防止孟金时家再借钱,所以很少往来。
而这次大家破天荒地到孟金时家里的原因只有一个,那就是孟金时考上了上海的大学,而且是一个在他们看来是一个十分厉害的学校。
亲戚们你三百我二百的给了孟金时不少红包,最后孟金时一点,竟然有六千元之多,这是他长这么大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钱。
但是,这些钱仅仅够学费的一半,家里实在凑不出其他钱了,孟金时只能拿着这些钱去上海的学校报到,希望可以通过助学贷款缓解自己的困难。
结果到了上海,孟金时发现这个学校在上海的郊区,十分偏远,学校也破败不堪,整个大学只有五六栋楼,这与孟金时心里的期望有着不小的差距。
无奈自己的父亲一再坚持让孟金时在这个学校就读,孟金时嘴上答应着,但是看到自己父亲坐火车回去了之后,他毅然决然地退学了。
回到家,众人骂声一片,孟金时不以为然,当时他就告诉自己,退学这条路是自己选的,不管怎么样,以后都不能后悔。
好在天无绝人之路,县里高中听说村里有这么一位高分学生退学了,连忙打电话说可以让孟金时免费复读一年,当然这也是为了提高他们的升学率,像孟金时这种学生,复读一年考上本科的可能性百分之九十以上。
于是孟金时又复读了一年,第二年,他不再莽撞的填报专业,而是选了省里的一所高校,报了当时最热门的土木工程专业,孟金时当年的分数是602分,一年的复习只提高了5分。
于是便有了前面孟金时毕业找工作的那一幕。
孟金时环顾着四周,这是一片对他来说多么熟悉的土地,自己在曾这篇土地上奋斗了将近半年,没想到现在竟要匆匆离去了,心头莫名地涌上一种伤感。
对于自己前面的路,孟金时不明白会是什么样子,毕竟有些事情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之后才能知道,一个人如果没受过伤,他不会知道痛是什么感觉。
对于孟金时回去当秘书这件事,秦怡雪喜出望外,至少这样以后两个人见面的机会会增加很多,不像他以前在工地的时候,由于地处偏远,几个月见不上一回面。
而且,秦怡雪对之前孟金时的施工员的工作很不满意,作为大学毕业生,至少应该是蹲在办公室的白领工作,哪能是天天跟一帮农民工混在一起,整天灰头土脸,满身灰尘。
当秘书多么轻松,整天坐在办公室里接一下电话,给领导写写稿子,这项工作多体现个人价值,所以,秦怡雪听孟金时说完之后满心欢喜。
孟金时
喜欢青春路无尽请大家收藏:(m.bhssujiao.com),看耽美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