屈。李白空有襟抱,空负才思,却并没有仕宦和经济的才能,圣人早已看得清楚。
他也知道在他杀了李邕、裴敦复之后,李白曾经悲慨作诗:「君不见李北海,
英风豪气今何在!君不见裴尚书,土坟三尺蒿棘居!」但他懒得计较,因为不值
得。
文章做得漂亮的人,除了苏珽和张说,还没有谁能真正掀起什么风雨波澜,
张九龄不能,李邕不能,李白也不能。他老了,他要把力量集中在值得用的地方。
听说李邕临死前口鼻流血,曾咬牙切齿地说,要在奈河桥头等他。李林甫忽
然想,他真的会在那里等他么?那么三庶人会不会,韦坚会不会,李适之会不会,
皇甫惟明会不会,赵奉璋会不会?
焰影飘摇,他忽觉眼前诸般桌案器物都如映在水中的虚渺倒影一般,荡漾起
来。他定了定神,瞥见裴璇惊诧的脸色,才察觉自己无意间将那几句诗念了出来。
李林甫笑了笑,道:「他的诗究竟满朝夸说,想必是有真味的,读一读也无
妨。
不过我看,库部王郎中的诗更好。「
这王郎中便是王维。他此际官阶虽仍不高,但他三十年前年少登第,风姿郁
美,才调无伦,更兼出身太原王家,曾教西京诸多闺阁少女动心,裴璇也听李家
年纪较大的女子说过。王维十五岁奔赴长安,少年时代便是诸王座上佳客,被众
多豪右视为师友,几十年来仕途蹭蹬,并不得志,文名却流播两京,举国敬慕,
是以裴璇一听便知他说的乃是王维。
李林甫夸王维,本是因为王维在华清宫温泉曾奉诏和过他诗,对他有所赞颂
——无论真心与否——在他眼中自是胜过那不识时务的李白。但他却不知王维的
诗,在后世被极大程度地神化和模式化,诸多论者们一提到他,便是满口「禅意」
「画意」,裴璇上学时便死活听不懂,时常腹诽,心道所谓禅意怕也都是人
云亦云罢了,当下笑道:「看也看不懂的,好多字都不识得,无事凑趣罢了。」
此时刻印刷虽已出现,却多只用于佛经,普通书籍还是靠人抄写,她看那些不
甚整齐的繁体字本就糊涂,何况古人又有许多异体字,她这种「腹内草莽」的人
自然为难。有时她甚至暗自认同李林甫「苟有才识,何必辞学」的说法:搞政治,
只要懂得人心懂得世情就好了,学那些千八年以前的典籍干什么?
李林甫见裴璇神色不似作伪奉承自己,也不由得一笑,适才的诡异联想却仍
是盘绕脑中不去,使他神思昏昏。裴璇见他
◆x◣◆
神色有些异样,问道:「仆射,我换
一盏热茶来?」
李林甫摇手:「不必了——你坐过来。」
裴璇依言挪过,却忽然被他拦腰抱在怀里。她吃了一惊,有些紧张:被迫侍
奉他也有二十来次了,但每次和他作这样亲密的接触时,她还是时常生出些微恐
惧和抗拒。
然而她很快察觉,他并不像要有更进一步的举动:他将头埋在她的颈中,她
感到他呼吸的热气。他竟将身体大半的重量压在了她的身上,他疲倦得如此沉重。
「仆射,你……」「嘘。」他轻声道。
他信任她。他看得出,这个小女孩儿虽然曾经当面忤逆他,却恐怕是最不会
对他造成伤害的一个。在浊世中,在朝堂上,这就是那种最为他所轻鄙的、耿直
而善良的,张九龄、严挺之式的性格——但是在闺闱之中,这样明亮洁白的天性,
却令他珍视如宝珠。
当然这珍视也是隐秘而谨慎的。他不会对家中的女人们彻底交付、诉说他的
信任,她们距离他的生活太近,能够触碰到他太多的细节。这太危险。他曾和武
惠妃同谋:那时他心里甚至有一丝丝轻视,轻视皇帝的不谨慎,他竟能让这个武
家的女子影响他那么多。
于是他只是嗅着她鬓发肌肤间的香气,握住她柔嫩小手,淡淡地道:「有些
累罢了——今天萧炅走了,我去送他。」裴璇蹙了蹙眉,显然不甚清楚这消息的
意义。
李林甫有些好笑地想,他也是真的累了,居然会和这么个痴娇女孩儿家说起
萧炅来。他决定用一种最浅近的方式告诉她:「你知道朱雀天街上铺的细沙么?
那就是天宝三年,萧炅做京兆尹时,下令从浐河运来,铺在路上的。「
果然她眼睛瞪大了。「那他可真是一个好官。」
裴璇做学生时相当不爱学历史,对天宝六年之前的唐史本不甚熟,平日也就
不敢谈及,生怕被人看出她不是当世之人的破绽来。她只模糊听说从前朱雀大街
上都是灰土,雨后尤其泥泞,因道路难行,皇帝常常被迫下令罢朝。后来便有了
这层「沙堤」,官民受益,盛赞萧炅的做法,只是近几年来大家渐渐习以为常,
也就不大说起。
李林甫微微一笑:「是呀。」他伸手抽出她绾发玉簪,她一头如瀑青丝登时
流泻下来。他再度将头埋入她漆黑秀发间,一声不响。
忽然「剥」地一声轻响,床头银釭灯焰一跳,灯花爆了开来。
裴璇本已有了些困意,朦胧中却感到,李林甫拢住她后背的手重
喜欢长安春草请大家收藏:(m.bhssujiao.com),看耽美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