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节、老革荒悖
孙权到了晚年,孙权的辣更多的表现在凶险与昏庸、荒唐等方面。之所以叫做老革荒悖,就是想说明晚年的孙权与前期的孙权判若两人。老革荒悖,是彭羕斥责刘备的一句话,用在孙权身上很合适,所以就借用过来了。陈寿对于孙权的评价也有这个意思,他说,孙权“然性多嫌忌,果敢杀戮,暨臻末年,弥以滋甚,至于谗说,殄行,胤嗣废毙,岂所谓贻厥孙谋以燕翼子孙者哉?其后叶凌迟,未必不由此也。”孙权性格多疑、猜忌,杀人毫不犹豫,到了晚年更加严重,至于他听信谗言,灭绝人性的行为,难道就是《诗经》里所说的为子孙留下长远规划,很好地庇护后代安宁吗?他的后代衰微,终于导致国家覆灭,不一定不是由这件事造成的。可以说,陈寿的这些评价,对于晚年孙权来说是恰如其分。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举例说明。
一、孙权晚年的那些荒唐事。
孙权晚年失却了少年英雄足智多谋的英武形象,表现出来的多是些凶险、昏庸、荒唐之类的勾当。下面举三件事作说明。
其一、果于杀戮。
虞翻在孙权江东政权的人物中,既是一个人才,也是一个忠臣。但也是一个有棱有角的冒犯圣颜的逆臣。据《三国志.虞翻传》记载,孙权做了吴王后,举行欢庆宴会,宴会即将结束时,孙权亲自起身给各位大臣敬酒。到虞翻面前,虞翻装醉,趴在地上不去接酒。孙权离开,此翁又爬起来坐到自己的位子上,这不是故意玩孙权吗?孙权恼怒了,抽出宝剑刺向虞翻,宴会上的人无不惊慌失措。幸亏大农刘基抱住了孙权,经劝说,孙权才罢休。虞翻才捡回一条性命。此事先是虞翻失礼于孙权,惹恼了孙权。孙权错在经不起戏弄,一个小动作他就要夺人一条性命。
这样做了就算了,终究没有出人命。更荒唐的在后面,虞翻没有死,孙权又插了一句话,从此以后,如自己在酒醉后命令杀人都不要执行。正面看,好像是孙权会以此为鉴,但此处却提供了另一个信息,就是孙权以后说不定还会以酒醉为由杀人。
果于杀戮的另一件事记载在《三国志.吴主传》里。孙权派卫温、诸葛直带着队伍乘船在茫茫大海中去寻找夷洲、亶州,最后只掳得夷洲数千人,亶州连影子都没见到。孙权因此将这二人关进监狱杀害了。
据说亶州就是当年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的地方,这么一个地方,叫卫温、诸葛直到哪里去寻找?最后却因为没有找到而治了他们的死罪,你说荒唐不荒唐?
其二、听信谗言。
孙权曾经十分信任校事吕一。吕一这个人性格苛刻残忍,执法严酷,制造过不少冤案。太子孙登多次为此进谏,孙权听不进去。有一个叫做潘俊的大臣,从武昌赶到南京,准备宴请百官,趁宴会上杀死吕一,然后自首。后来,吕一听到这个信息,没有敢去赴宴会,躲过了一劫。吕一这样一闹,整个朝廷哑然失声。以致后来孙权处死了吕一,孙权自己还就此事做过自我检讨,大臣们还是三缄其口。孙权又下诏责备诸葛瑾、步骘、朱然、吕岱等人,一面批评这些人不积极发表意见,一面又说自己乐于听到不同意见,以匡正我做得不够的地方。孙权说,这么一件事我都检讨过了,你们还打算怎么着?当年的管仲辅佐齐桓公时,正确的,管仲没有不赞叹的;错误的,管仲没有不批评的。批评齐桓公不接受,管仲就苦谏不止。我自知没有齐桓公的德性,但是你们与管仲相比又如何呢?好久没有见面了,想起当前的事来应当发笑。这样,才慢慢缓和了万马齐喑的局面。由此可见孙权听信吕一之言,给江东政权带来的损害到了什么程度。
其三、拜神求福。
临海郡罗阳县有个自称王表的神人,他周旋于民间,他有一名婢女叫纺绩。孙权派中书郎李崇拿着辅国将军罗阳王的印去迎接王表,并为王表修建馆舍,多次派宫中的侍臣为其送去酒和食品。据说王表预料水旱之类的小事也往往得到验证。后来,众将士多次到王表那里拜访求福,王表却逃走了。对于这样一件事情,孙盛有评论,“盛闻国将兴,听于民。国将亡,听于神。而伪设符命,求福妖邪,将亡之兆,不亦显乎!”孙盛这段话,既是对晚年孙吴的一个总结评语,也预示孙权的江东政权已是日落西山了。
二、孙权与张昭之间的荒唐事。
张昭之于孙权可谓忠心耿耿,“一片冰心在玉壶”。张昭之于孙权的江东政权有如周瑜一样可谓是奠基人。周瑜去世后,孙权常常想起周瑜,并感慨,没有周瑜,我没有机会做皇帝。张昭的待遇肯定比不上周瑜,甚至不如鲁肃。鲁肃去世后,孙权也时常想起鲁肃来,说,他今天能称帝,当初鲁肃也说过这样的事,他对后事预判是有先见之明的。孙权认为鲁肃有两大不是。一是借荆州给刘备,二是说关羽不可怕。孙权认为这是鲁肃办不到而说的大话,对于这两件事,孙权说他都不计较。可是对张昭就不同了。我在前面讲过,张昭之于孙权也有两件事情很纠结,不能像对待鲁肃那样不计较,甚至记仇。
这两件事一是赤壁之战,实践证明张昭主和是错误的。张昭因此直不起腰杆,孙权时时记恨在心。《三国志.张昭传》裴松之注《江表传》记载:“权既即尊位,宴请百官,归功周瑜。昭举笏欲褒奖功德,未及言
喜欢解码三国英雄请大家收藏:(m.bhssujiao.com),看耽美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。